1991年,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“世界精神卫生日”的活动报告,随后的十多年里,许多国家参与进来,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:提高公众对精神发育障碍疾病的认识,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,消除公众的偏见。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的10月10日为“世界精神卫生日”。在时任who副秘书长理查德·亨特的倡议下,1992年10月10日首次庆祝了世界精神卫生日。
1996年9月10日,我国卫生部印发《关于开展1996年“世界精神卫生日”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》(卫医康发〔1996〕第79号),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“世界精神卫生日”宣传活动。
今年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,希望大家在弘扬抗疫精神的同时,也要关注心理健康的防护。
你需要知道的精神卫生知识
精神卫生指的是什么?
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、精神健康,指精神疾病者的预防、治疗、康复以及精神健康者的健康维护与提高等。
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精神疾病?
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,是生物、心理、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。生物学因素如遗传、病毒感染;心理社会因素如应激性事件、情绪状态、人格特征、家庭社会因素、人际关系等都可能导致精神疾病。
常见的精神疾病有哪些?
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、情感性精神障碍、神经症、人格障碍、性心理障碍、应激相关障碍、心理生理障碍、癔症等。每一大类中,依其临床表现不同,又可分不同类型,如神经症中包括恐怖症、焦虑症、强迫症、疑病症、神经衰弱等。
精神病、神经症、神经病三者有何区别?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混淆这三个概念,认为它们是差不多的意思,其实它们各自所指完全不同,不可混用。
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。患者的认识、情感、意志、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;不能正常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;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,显得古怪、与众不同;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,会表现出自杀或攻击、伤害他人的行为;自知力丧失,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,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,因而拒绝治疗。
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,是一组轻性心理障碍的总称。神经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,基本上为主观感觉方面的不良,没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。表现为当事人一般的社会适应能力保持正常或影响不大;有良好的自知力,对自己的不适有充分的感受,一般能主动求治。
神经病指神经系统发生的器质性疾病,即中枢与周围神经出现解剖学上的病理特征,神经有器质性的病变。
什么是精神疾病?
精神疾病是精神活动出现异常,产生精神症状,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,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,使患者的社会生活、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,最终符合现行诊断标准中的某类精神障碍的诊断。
重性精神疾病指那些表现为严重的精神障碍的精神疾病,临床表现为精神功能受损的程度已经达到自知力严重缺失,日常生活功能严重受损,不能保持对于现实生活的适当接触,并且出现严重的幻觉、妄想、行为离奇、思维怪异等症状。精神疾病与糖尿病、高血压一样,仅仅是器官功能出了问题,与道德、品德无关,不应该受到歧视。
严重精神障碍有哪几种?
按现行的国际疾病分类,严重精神障碍主要包括:精神分裂症、分裂情感性精神病、偏执性精神病、双相情感障碍、癫痫伴发精神障碍、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。
精神疾病复发的迹象有哪些?
不肯服药或自行停药体重减轻;
难以理解的古怪言行;
晚上失眠;
疑心重自笑自语;
消沉、少语、闷闷不乐;
兴奋话多容易发脾气。
得精神疾病后就是什么都不会做了吗?
得了精神疾病,在急性期,由于病人的感觉、注意力、思维、情绪都有明显异常,这个时候,病人很难去如常地工作和生活。但到了维持期或者以后,精神疾病患者与普通人没有明显区别,智商几乎不受影响,历史上有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。
目前对精神疾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?
对于精神疾病,自五十年代以后,才开始有药可治,精神医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,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西药,结合心理治疗等会获得更佳的效果。“祖传秘方”或者打着高科技旗号的所谓“先进仪器”都不可靠。得了精神疾病,建议到精神科或者心理科就诊,正规服西药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。
严重精神障碍能治好吗?
以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为代表的严重精神障碍,病人经过及时系统的治疗,绝大多数都能好转或临床痊愈的。但因为这些疾病需要数年的维持治疗,而往往因为病人或者家属不重视维持治疗,擅自停药或者减药,导致了病情复发。严重精神障碍的治疗,强调全病程治疗,急性期与维持期都非常重要。按医嘱服药是治疗的核心。
如何进行心理保健,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?
如何增进心理健康,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,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。关于这方面,美国心理卫生协会提出了十大建议:
1)不对自己过分苛求
2)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
3)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
4)偶尔要屈服
5)暂时避让
6)找人倾诉烦恼
7)为别人做些事
8)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
9)对人要表示善意
10)娱乐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本文由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转载供稿
请输入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