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安县三城寺与三城乡地名-k8凯发

编辑: 2018-11-06 17:13

三城乡是来安县最南部的一个乡。乡政府所在地小雷郢到来安县城的距离约29公里。因为距离来安县城较远,又在县城的南部,所以,过去与汊河、相官、大英等来安县几个南部乡镇被统称为“南乡”。

三城乡成乡的时间比较晚,过去这里不叫“三城乡”,也不属于来安县管辖。由于历史上来安县曾几度被裁撤,所以,三城乡早年归“州地”,即滁州管,后来才划入来安县,归了“县地”管。

三城乡地名,早年另有其名;后来,源于其境内出现的三城寺,才命名三城乡。

三城寺,原名“三城广福寺”,建于北宋庆历三年(公元1043年),是三城乡境内时间最早,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。可惜,由于年久失修,其建筑早已经损毁殆尽。当年,我在那里读书的时候,寺庙遗址上仅遗留一株银杏树。历经千年风雨,因缺少养护的银杏树,近年,也枝残干枯行将朽败。

北宋庆历三年至今已有975年了!时近千年的三城寺,过去并不代表三城乡地名,原因在于其境内还有比三城寺更早的标志物。

古人喜欢用高山流水来命名地方,主要在于这些自然山水多年不变,更不会轻易消失。与人类建筑相比较,时间更久远,表现更贴切。更何况当年还没有三城广福寺。

时间到了宋代,地方以乡、里为地方行政单位,当时,“州地”清流县(滁县的旧称)共五个乡,三城乡所在地,称清流县昌城乡。昌城乡共三个里,昌涧地方以“涧里”称。

元代,地方凋敝,人口稀少,行政仍沿用大宋旧制,地方仍称“昌城乡涧里”。

明初,滁州直隶京师,下属三县,不时分并整合。洪武三年(公元1370年)在江南试点里甲制,洪武十四年(公元1381年)在全国正式推广。至明代后期,来安县全境划为七里,称“七都”,其中,三都就设在“三城寺”月塘附近。名称“三都”,地在三城寺,但不以“三城”称。

清代早期沿用明代“乡”、“都”制,到了清代中后期,全国上下改“都”为“保”,分县城“街保”和乡村“乡保”。来安县境内共设四十四保,其中,“街保”五,“乡保”三十九。过去三都三城寺所在地称“三城寺保”,自此,“三城寺”之“三城”与当地行政地名联系在了一起。

解放以后的1951年,改“三城寺保”为“三城乡”,辖境不变,与周围的“伏家湾乡”,“广大乡”维持平行关系。但面积只有今天三城乡辖境的约略三分之一。

1956年,撤三城乡,并入广大乡和伏湾乡,归水口区管辖。

1964年3月,来安县需要增设四个人民公社——文山、烟陈、长山,三城为其中之一。辖境由当时的广大人民公社分出8个大队成立三城人民公社,其公社人民政府所在地设在境内的小雷郢自然村。1983年改人民公社为乡镇,三城公社更名为“三城乡”,其行政区划不变。至此,“昌城乡涧里”——“三都”——“三城寺保”——“三城乡”——“三城人民公社”直演变至今天的“三城乡”。三城乡地名沿用至今。

1992年3月10日滁县地区行政公署公布各县撤区并乡方案,三城乡与东面的广大乡二乡合一,仍以三城乡命名。下辖新建、蔬菜、天涧、跃进、涧里、固镇、广大、河口、徐渡、毛渡、沈圩、吴渡、冯巷、跃进、三城、七一、陡门十七个行政村。2008年全县区划调整,将境内十七个行政村二二合并,形成今天的固镇、广大、三城、涧里、天涧、伏湾、冯巷、河口、沈圩九大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。

张如奇

标签:

网站地图